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1820章 拖延作戰
    雖然福建水師沒有足夠的兵力完全封鎖大寧江,但要提防著清軍組織大規模的渡江行動卻不難,畢竟幾十幾百人的小股部隊和幾千幾萬人的大部隊在渡江前的動靜大不一樣,后者需要提前進行集結,并在江邊安排大量渡江載具,這很容易就會被江上巡邏的艦船所發現。所以幾天下來清軍雖然零零散散也有好幾百人渡過了大寧江,但基本上都沒能掀起任何的浪花,到了江對岸便被以逸待勞的朝鮮守軍分頭消滅了。

    這樣的僵局持續了三天之后,急眼的清軍甚至開始嘗試在夜間用木筏渡江,以躲避福建水師的監控。但這種渡江方式的風險也相當大,夜間能見度差,渡江的木筏本來就不易操控,為了不在河面上相互碰撞還得拉開距離出發,這樣即便是僥幸渡江成功,木筏的靠岸地點也會變得相當分散,小分隊仍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集結。帶隊渡江的軍官甚至都不知道那些尚未出現的小分隊到底是漂流去了下游江岸,還是直接翻在了江里。

    采用這樣的辦法摸黑渡江,一夜之間倒是能送不少人過江,但所付出的代價也非常大,除了不幸翻在江里喂魚的倒霉鬼,零散登陸的清軍也很難在清晨抗衡前來江岸巡邏的大股朝鮮守軍,并沒有比之前白天偷渡的狀況好多少。而朝鮮軍慢慢習慣這樣以多打少的戰斗環境之后,膽子也逐漸大了起來,甚至開始在幾處主要的渡江點岸邊用清軍人頭筑起了京觀。

    用人頭筑京觀這么刺激的操作,朝鮮人以前是想都不敢去想的,但這次清軍入侵,一口氣平推了幾百里內的數座小城,朝鮮軍民死傷數千,被擄走的人口更是幾倍于此,至于財產方面的損失已經無從估算。

    這樣的局勢其實已經讓朝鮮北部平安道的軍民意識到,這次清軍可不是來搶點錢糧人口就撤,而是安了心要打一場滅國之戰,再想忍氣吞聲地避過這場戰亂已經不太可能了。如今既然有其他國家的軍隊趕來助戰,而且卓有成效地擋住了清軍南下的步伐,一部分比較好戰的朝鮮部隊便在戰斗結束后以筑京觀這樣的方式來發泄積蓄已久的怒火。

    當然了,用來筑京觀的清軍頭顱那都是已經經過了點算,要計入軍功的。另外按照明軍主動提出的要求,清軍俘虜中的軍官也都暫時幸免于難,這些身份特殊的俘虜會被交到明軍手上,由其進行詳細審訊,獲取更多的軍事情報。

    實際上這些俘虜人員都只在福建水師手里待了很短的時間,便轉交給了海漢人帶回到大同江基地,真正負責審訊這些犯人的并非明軍,而是海漢軍情處的專業刑訊人員。

    而軍情處從這些俘虜口中所獲得的情報,就遠遠勝過了早先在鴨綠江行動期間的收獲了,那時候能夠抓到的俘虜幾乎都是知情有限的小兵,既說不清駐軍兵力也不了解清軍的部署和行動計劃,而這次抓回來的都是軍官,多多少少也會知道一些軍事機密。

    軍情處很快從這些俘虜的口供中確定了幾件事:一是皇太極果然親自督戰,目前人已經在朝鮮境內,只是這些軍官身份不夠高,也不知道自家老大的具體落腳地在何處;二是目前集結在大寧江畔的清軍部隊對于渡江作戰并沒有什么具體的方案,仍然還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所以才會安排這種讓部隊分散渡江的戰術;三是清軍對于大寧江對岸的狀況是完全兩眼一抹黑,也就是說他們根本不知道在對岸等待自己的究竟是朝鮮人還是海漢人,或是一支由多國部隊組成的聯軍。

    “清軍也在害怕渡江之后會面對一個更大的陷阱。”錢天敦在看過軍情處送來的審訊報告之后,對自己手下的參謀軍官們說道:“他們擔心會被半渡而擊,又害怕我們在對岸已經設置好了陣地就等著他們登陸送死,所以不敢組織大規模的渡江行動,就這么零零散散地派人渡江試探。照這個進度,別說十天,一個月他們都未必能推進到安州城下。”

    “如果有一個月的時間,那基地的防御陣地至少可以再增加兩里長的壕溝和護墻,多修筑十個固定炮臺,港口也能再建幾個泊位!”

    “一個月的時間,足夠讓朝鮮從南方調集兵馬到大同江平壤城一線駐防了,到時候也能替我們緩解一部分壓力。”

    “到時候遼東的行動應該也已經告一段落,海軍可以撤回來協防,清軍的日子可就比現在更難過了!”

    參謀們對于戰局的走勢都表現出了樂觀的態度,雖然安州城本身的防御未必有多強,但只要依靠大寧江和清川江兩道水脈拖住清軍主力足夠長的時間,朝鮮就算丟了安州也于大局無礙。屆時聯軍封鎖大同江的力度,肯定還會大大超過早先在鴨綠江上的行動,清軍想要安然跨過大同江流域基本是不可能了。說得直白一點,海漢給他們劃定的終點線也就到這里了。

    當然了,在此過程中朝鮮方面還是會付出非常大的犧牲,不僅僅是再丟一個安州,甚至有可能大同江畔的平壤城都得將江北的部分全部放棄,將人員撤至江南以保全力量對抗清軍。不過只要能擋下清軍保住朝鮮,海漢軍方相信朝鮮君臣最終還是會默不作聲地吃了這個悶虧。

    至于為什么要選定大同江作為發動反擊的地點,而不是北邊同樣具備內河通航環境的大寧江流域,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海漢早就在大同江畔選定了適合構筑軍港的地點,并決定依托這里建立起駐朝軍事基地,在這里開戰可以充分利用主場之利以逸待勞,無需調動軍隊長途跋涉出擊;二是海漢需要更多的時間在自家基地修筑防御工事,將陣地設在大同江能夠贏得更多的緩沖時間 緩沖時間來完成施工;三是大寧江到大同江之間還有兩百里的距離,在清軍打順風仗的時候尚無大礙,但等他們需要回撤的時候,長途行軍之后還要再次渡過大寧江,那時才將是清軍真正的噩夢。

    但直到目前,錢天敦仍然沒有對朝鮮軍方完全透露己方的作戰計劃,一方面是信不過朝鮮人,擔心會有內奸將消息泄露出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朝鮮人能在北邊盡可能多地消耗清軍的戰力,到時候在大同江打響的反擊戰也能更加輕松一些。

    按照錢天敦與王湯姆議定的計劃,要等到清軍兵臨安州城下,才會向朝鮮軍方告知后續的作戰安排。說白了就是要以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戰果,當然了,代價的主體是指海漢聯軍,而不是朝鮮國。朝鮮在這個作戰計劃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差不多就是炮灰了,不過朝鮮本身的國力軍力在海漢看來都十分羸弱,甚至還比不了福建這一省之地,在先前的作戰中也缺乏亮眼的表現,海漢軍方自然就不愿帶著朝鮮人一起玩了。

    在清軍滯留大寧江畔的第十二天,一支清軍部隊從上游方向悄無聲息地殺向了朝鮮軍的駐地。在進行了倉促且混亂的抵抗之后,負責守御江岸的三千朝鮮軍便發生了潰敗,當下便四散逃生。

    這支編制超過兩千人的清軍能不聲不響地渡江成功,是因為他們的渡江地點并不在福建水師和朝鮮軍的防區之內。清軍主力抵達大寧江畔的第三天,在意識到他們無法突破福建水師的封鎖之后,便派出了一支部隊去往上游繞行,而這支軍隊用了足足八天的時間,從上游不設防的地區偷偷渡江,然后再兜個圈子殺了回來。當他們發現駐防在江岸的部隊并非海漢軍,而是朝鮮守軍,便果斷發動了突襲,擊潰了這支準備不足的朝鮮軍隊。

    其實清軍的這種行動方式早就在聯軍的預料之中,許裕拙甚至提前幾日就已經跟朝鮮駐軍打過招呼,要求他們提防上游地區可能會出現的清軍部隊。但朝鮮人顯然是對這段時日的戰果過于樂觀了,認為清軍每天派人渡江送死就已經是攻勢的極限,并不認為敵方會設法穿越山區從大寧江上游突防。在缺乏準備的狀況下遭遇清軍突襲,潰敗也就難免了。

    沒有了朝鮮軍在江岸上的協防,福建水師在大寧江上能夠有效控制的江段不得不進一步縮短,特別是到了夜間,基本就沒有辦法阻止清軍的小股部隊渡江了。在缺乏增援又不能進一步分兵的情況下,許裕拙也意識到如果還不退防南邊的清川江,那清軍將會毫不費力地突破下一道天塹抵達安州城下。

    于是福建水師只能主動撤離了大寧江,轉而駛入南邊的清川江中布防,并要求位于南岸的安州守軍在岸上協防,阻止清軍快速渡江。

    安州雖然也有好幾千守軍,但形勢急轉直下之后,地方文武官員對于阻擊清軍一事普遍比較悲觀,認為既然大寧江防線已經被突破,那清川江一線的失守也僅僅只是時間問題,除非是海漢能派出步兵部隊協助守城。

    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前線的求援信送到金尚憲這里,但金尚憲此時也已經從錢天敦這里得知了后續的作戰安排,絕對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再抽調兵力馳援兩百里之外的安州,只能把這些求援信都丟進火盆里燒了,當作從來未曾收到過消息。

    金尚憲已經派了得力助手趕回漢城,向國王李倧報告前線戰況和海漢人的秘密作戰計劃。為了能夠爭取到國王的支持,金尚憲已經立下軍令狀,將會留在大同江基地督戰,如果這道防線還守不住,他便自裁于大同江畔,不回漢城復命了。

    金尚憲這個決定,基本就算是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當然戰局發展到了目前這個階段,他不賭也不行了,清軍一路南下打得朝鮮毫無還手之力,而花費重金請來的海漢軍一直都在大同江畔不肯出手,金尚憲這個主戰派對于這樣的局面難辭其咎,這個時候國王還沒下旨治他的罪,就已經是給足他信任了。但這種信任終究是要耗完的,來自國內國外的壓力,大概都不會讓國王有信心把家底全壓在臺面上賭個干凈。

    如果再輸下去,讓清軍過了大同江,那距離漢城最后這幾百里地大概也不會再有翻身的機會了。金尚憲認為與其到時候讓國王把自己當做替罪羊推出來,倒不如現在便在大同江搏了這最后一把,輸了便死在這里,以身殉國也比逃回漢城然后被治罪下獄強得多。

    關于立下軍令狀一事,金尚憲也并未對錢天敦隱瞞,而是坦然相告,希望自己這個賭注能讓海漢人重視這場戰斗,好好跟清軍打一場,不要再故意保存實力了。

    “金大人,打擊清軍不只是貴國的愿望,也是我國的長期目標,我國不遠萬里在遼東派駐軍隊與清國交戰幾年,目的也正在于此。既然已經答應了貴國的要求,收了貴國提供的軍費和土地,這場仗肯定會好好應對。其實我倒是有一個大膽的請求,想請國王陛下親自到大同江來督戰,好好看一看不可一世的清軍是怎么在這里折戟沉沙,兵敗如山倒!”

    錢天敦的回復充滿了自信,絲毫沒有因為朝鮮目前的戰局處于完全被動而有所動搖,這讓金尚憲也不禁有點懷疑自己先前對海漢人的不信任是不是有點太過草率。

    錢天敦的自信一部分來自于剛剛接到的電報,海軍在遼東的行動已經基本告一段落,稍作休整之后便會揮師南下,回到朝鮮半島參與到最終的決戰中來。當整支聯軍艦隊來到大同江流域之后,清軍想要突破這道防線可就不會像先前突破大寧江那么輕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