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588章
    當晚三人回到住處,發現戴英達不聲不響地命人送來了一批禮物。白樂童對此自然興趣不大,還是寧子敬取了禮單,查看了一下這些禮物的內容。

    “這戴英達出手挺闊綽啊!”寧子敬一看之下,便知這些東西價值不菲:“大多是些古玩奇珍,名人字畫,看來是花了不少心思!”

    “我看看!”陶弘方聞言也起了興趣,從寧子敬手里接過那份禮單。

    “他大概是在擔心昨天的爭論會得罪我們,所以想做點什么來挽救一下。想必他也知道我們對金銀珠寶之類的財物不會感興趣,這不過是在變著花樣來討我們歡心!”白樂童對戴英達顯然缺乏好感,說出這番話的時候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

    戴英達本就知道他們三人的真實身份,自然會避免得罪這些三亞來的“太子爺”。昨天的會面可以說是不歡而散,這對于一心想要巴結海漢高層的戴英達來說,可能也是一個小小的挫折,為了挽回局面而主動向他們示好,這些禮物就算是敲門磚了。

    三人來到杭州后并不是第一次收到送上門來的禮物,不過昨天與戴英達的會面不太愉快,這禮物收是不收,卻是需要拿捏一下。

    當然了,陶弘方和寧子敬對此倒不是特別介意,這事主要還得看白樂童的意思。

    “樂童,你怎么說?這些禮物,是收下還是退回去?”陶弘方主動問道。

    白樂童猶豫了片刻才應道:“大局為重,還是收下吧,犯不著跟他過不去!”

    這些禮物的實際價值如何,當然不是白樂童在意的細節,但如果拒絕了戴英達釋放的好意,那有可能會影響到揚州鹽商與地方官府之間的合作關系,進而影響遷都大業,那就得不償失了。何況科舉的事情已經從石迪文那里得到了完整的解釋,戴英達也并非主導此事之人,實在沒必要繼續跟他置氣。

    白樂童說完之后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立刻補充道:“我估計這戴英達也在一直關心我們的動向,確認了我們今天去拜訪了石伯父,才送來禮物表明態度。”

    陶弘方笑道:“說不定我們從石伯父那里談完出來,戴英達就知道結果了。別忘了石成武跟那個戴成榮可是熟人,有什么消息大概很快就能傳到戴英達那邊。”

    寧子敬道:“甚至送禮過來這件事本身,有可能就是石伯父示意他做的。”

    三人這次可謂是吃一塹長一智,很快便設想到了各種可能性。不過正如白樂童所說,此時這禮物收與不收,于他們已經無關痛癢,但為大局考慮,就算知道眼前這些禮物帶有極強的目的性,他們也只能先將其收下了。

    但經此一役,白樂童對鄉試一事的熱情也大為消減,甚至連去鄉試辦坐堂辦公的興趣都沒了。他一心想要推動鄉試使用更貼近海漢狀況的考題,但既然石迪文在其中早有 其中早有部署,更改考題自然是辦不到了,其他備考事宜也都有專人負責,無需他來操心。

    既然鄉試的參與感已經嚴重下降,與其再去鄉試辦當個無事可做的閑人,整日面對彭玉山、盧秋這些面孔,白樂童更愿意將自己的時間用在別的方面。好在東海大區的轄區范圍頗大,光是一個杭州就有許多的風景名勝可以打發時間,他倒也不用擔心沒有去處。

    至于長時間曠工會不會引來麻煩,白樂童更是無需擔心,鄉試辦那些人見他憑空消失,大概只會深深地松了一口氣,不會有人在意他的缺席。

    “來了杭州這么多天,都還沒擠出時間好好逛一逛本地,明天雇上車馬,先好好游玩幾日再說!”白樂童肩上擔子放下之后,干勁也一下就松了,一時間除了游山玩水,再無別的打算。

    陶弘方和寧子敬對視一眼,明白自己這兄弟是挫折感太嚴重,一時調整不過來,需要先換個環境換個心情,當下也都對他的計劃表示贊同。

    不過計劃不如變化快,第二天白樂童還在收拾要帶出門的個人物品,便聽到外面有人大聲招呼自己名字,聲音很是熟悉。他放下手里的事情出屋一看,卻是哈建義回來了。

    “樂童,正好有事找你!”哈建義見到白樂童之后省去了寒暄,直奔主題:“文教部是不是每年都有培訓教師的安排?”

    白樂童雖然不明其目的所在,但還是點點頭應道:“文教部有專門的師資力量培訓方案,從各級學校招收人員進行專項培訓,讓他們成為教師。在職教師也會有相應的進修培訓,提升他們的學識和教學能力。你打聽這個干什么?”

    哈建義沒有回應他的問題,而是繼續提問道:“這就是說我們會持續培訓出新的教師,提供給各地的學校,對吧?”

    白樂童道:“目前主要還是以培訓小學教師為主,讓各地能多開辦一些學校,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民眾的識字率。這其中的道理,我想就不需要我再詳細解釋了吧?”

    對于農業社會來說,識字率的高低對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似乎并無明顯影響,但海漢要在十七世紀搞工業化,就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而這就必要要求從業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特別是有一定技術要求的崗位,甚至還得掌握一些數理化的知識才能勝任。

    為了適應這樣的需求,海漢的文教產業也順勢將掃盲列為了教育目標之一。要實現這個目標,大量的基礎教育機構和教育從業者就是必要條件之一,因此文教部每年都要花費大量資源用于培訓教師,再通過這些教師去實現對民眾的掃盲教育。

    在海南島上相關活動開展得比較好的地區,比如三亞這樣的中心城市,以五百漢字的認讀為及格標準,民眾的識字率甚至已經超過五成,堪稱時代之最,甚至比文人輩出的江浙地區還要高出不少。而由此所取得的成效和影響,也遠遠不止是掃盲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