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25章 騎兵
  冬日的朝陽慢慢浮出東方天際,陽光染紅和灑滿了大校場。而此時,校場上已經人滿為患,軍士們的訓練聲,響徹了整個嘉陵江邊。

  年過半百、頭戴烏紗、一身紅色官袍的利州西路安撫使郭正孫,正在凝眉觀看著校場上的訓練。

  安撫使管民政,都統制管軍政,二者互不干涉,他還要盡心提供錢糧,不能掣肘。

  朝廷沒有正式的圣旨,卻是皇帝讓四川制置使崔與之帶給他和利州東路安撫使陳立的口旨。

  他想破腦袋也猜不透,大宋以儒治國,從來都是文臣統兵,朝廷格外猜忌武將。怎么到了新帝這里,改弦易轍,成了武將統兵?

  而且,軍中連監軍都沒有設。武將可以隨心所欲,軍政皆由自斷。

  不過,鑒于蜀口殘破,各處關塞形同虛設,又是皇帝口旨,他倒沒有掣肘,而是選擇接受了這一切。

  盡管不是那么坦然。

  金陵講武堂,天子門生,想來不會背叛自己的老師吧。

  騎兵訓練場上,一個個移動的長方隊伍隨著金陵講武堂那些年輕教官的口令在移動、變向,那是士卒們在進行隊列訓練。

  那些年輕的教官,一些人還臉色稚嫩,他們帶著士卒們走來走去的,這能有用嗎?

  戰場上拼命,你死我活,不好好去練技藝,卻練走步,百無一用。

  幾個造型獨特、和馬匹高矮一樣的木架上,一些士卒正在訓練,上馬下馬、裝卸馬鞍、轉體爬圈,有的在木架上操練兵器,虎虎生風。

  聽說這木架叫“木馬”,是皇帝獨創,和那些單杠雙杠等訓練設施一樣,都是從金陵講武堂帶來的。

  看來,皇帝還是位能工巧匠。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不務正業?

  “郭四,你說說,騎兵這樣練,有用嗎?”

  郭正孫眉頭一皺,問起了身旁的隨從。

  “相公,這些都是新兵,操練一陣后再上馬訓練,老兵帶新兵。這樣操練要慢一些,但是摔死摔傷的要少。騎兵練好了騎術以后,然后就是騎陣訓練。沒有個一兩年,騎兵很難練成。”

  郭四以前就是邊軍騎兵,對騎兵的訓練,自然有一番見解。

  “原來是這樣。”

  郭正孫點點頭,心里有幾分佩服。

  看來,皇帝并不是不務正業,而是位博學的智者。

  “相公,皇帝要擴兵,以三關五州的錢糧,恐怕難以為繼。相公還得想想辦法。”

  “我能有什么辦法?還不是建議朝廷在漢中屯田,解決糧草為先。從四川運糧,太勞民傷財了。”

  郭正孫搖搖頭,無奈一句。

  皇帝窮兵黷武,賦稅還不是要老百姓出。即便不是來自利州西路,也是來自四川路。

  “相公,朝廷的公文上說,不是要減去利州兩路百姓三年的賦稅嗎?”

  “利州兩路這么大的地方,人丁不過十幾萬戶,利州西路最多六七萬戶。百姓三年免賦,朝廷卻要大興邊事。試問一下,逃回蜀地的流民敢回鄉嗎?”

  郭正孫的話,讓郭四一時無語。

  邊塞重地,朝廷大興邊事,無可厚非。難道要等對方打進來再說嗎?

  三年免賦,總比不免好吧。

  “停!”

  到了壕溝前,第一排騎兵中間的王仕信大喊一聲,第一排的所有戰馬都停了下來。

  “停!”

  “停!”

  第二、第三排及后面兩排的騎兵指揮官紛紛大喊,五排的所有戰馬紛紛停了下來。

  “跳!”

  王仕信又是一聲大喊,第一排的所有戰馬一起向前,跳過了壕溝。

  后面各排的指揮官同樣吶喊,一排排的騎兵依次跳過了壕溝。

  “都聽好了,騎兵的戰馬不是馬,而是騎兵的生死兄弟。馬通人性,訓練中喊“停”和“跳”,那是告訴戰馬的。這樣到了戰場上,就讓戰馬養成了聽令的本能!”

  王仕信耐心給騎兵們講解,一張黑臉嚇人。

  “記住了,不要以為你們的騎術有多高,箭箭中靶,那都是狗屁!騎兵的重要性,在于大戰時騎陣的沖擊,讓對方潰散。單打獨斗再厲害,只能去做斥候!不過,在練習好騎陣前,還是先把騎射練好了!”

  王仕信對著騎兵們,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技巧傾囊相授。

  “記住了,統領!”

  騎兵們開始訓練,快步、跑步、劈砍,以及保持隊形沖擊。

  身體力行,一旁的郭正孫也是輕輕點頭。

  這個王仕信脾氣太直太硬,雖然是一名悍將,他也不喜歡。鄭損把王仕信一擼到底,沒想到皇帝重用,而且委以重任。

  看王仕信意氣風發的樣子,似乎重新恢復了活力,真是讓人感慨人生機遇的奇妙。

  皇帝識人,希望王仕信和這些年輕的講武堂軍官,能夠不負眾望。

  “走,去看看步卒操練!”

  郭正孫和王仕信交換了一下目光,輕輕點了點頭,信步離開。

  場邊,看到眼前良莠不齊的騎兵,曹友聞不由得從心底里發出一聲驚嘆。

  “這就是我大宋的騎兵嗎?”

  馬瘦毛長,馬鞍、馬鐙,包括轡頭陳舊,真正的好馬估計也就是兩三成。騎兵年齡老幼不一,但還能挑出部分青壯。

  如果不是侍衛馬軍司補充的1500騎兵,只怕場面更難看。

  利州西路,只有這三千左右素質堪憂的騎兵,或許三千都沒有。和動輒數千精騎的蒙古騎兵相比,實在是讓人心憂。

  “騎射的時候,要注意和馬起馬落的時機吻合,都看好了!”

  王仕信一邊大聲喊道,一邊縱馬向前,張弓搭箭,百步距離羽箭連飛,箭箭都是靶心。

  王仕信打馬回來,意氣風發,大聲吶喊了起來。

  “誰來演示一下,看能不能像我一樣?麻仲就算了!”

  騎兵們一片哄笑,麻仲也不好意思笑了起來。

  王仕信這樣做,給足了他面子。

  他是軍中有名的神箭手,力大無比,和王仕信騎射不相上下。不過王仕信操練騎兵有一套,他是甘拜下風。

  “我來!”

  騎兵們的喝彩聲中,一個年輕軍官上馬,騎術精湛,照樣是箭箭直中靶心,輕松自如。

  “不錯!”

  王仕信也是喝彩一聲,看向軍官,滿意地說道:

  “你就是金陵講武堂出來的張中夏,不錯!”

  “王統領,我大宋邊軍的騎兵們大都不錯,就是這戰馬……”

  張中夏搖了搖頭。

  “不僅是戰馬缺乏,戰馬良莠不齊,還有騎兵和馬匹需要的馬具、草料、豆麥等等。”

  王仕信說完,向著騎兵們大聲喊了起來。

  “上馬!騎射!”

  王仕信一聲令下,眾騎兵紛紛上馬,一波波向前,羽箭紛紛射向了靶子。

  “王統領,怎么樣?”

  騎兵查驗完畢,看到他們甲胄破舊的,曹友聞微微有些心酸。

  從王仕信的騎術和騎射上,他感覺得到,蜀口騎兵的素質不錯。

  “將軍,騎兵中規中矩,有些人還只是馬背上的步兵,騎射不佳,需要好好操練。三千人的騎兵,缺額五百,戰馬只能是一人一騎。”

  王仕信一點也不掩飾,實話實說。

  看到曹友聞眉頭緊皺,王仕信朗聲說道:

  “將軍,不用擔心。不出一年,我一定將他們練的龍精虎猛,成為一支強軍。再說了,如今我大宋邊軍有了火器,已經立于不敗之地。將來會越來越好的!”

  重新得到啟用,王仕信整個人都是爽朗了許多。

  他可是觀察過火器的訓練,那可真是讓他毛骨悚然。下意識地覺得,火器或許會改變將來戰爭的態勢。

  “沒有大規模的騎兵,勝了不能擴大戰果,敗了就是一瀉千里。騎兵,始終是我大宋的軟肋啊!”

  曹友聞輕聲說道,人卻是開朗了許多。

  正如王仕信所說,有了火器,大宋邊軍已經立于不敗之地。面對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也似乎不再那么不堪一擊。

  “王統領,騎兵訓練,就交給你了。和步卒一樣,老弱病殘要淘汰,還要從新兵中補充騎兵。騎兵要和步卒一樣接受隊列和體能訓練。然后才是騎術練習。”

  曹友聞的意思,王仕信心知肚明,趕緊領命。

  軍中騎術訓練,必須和金陵講武堂的訓練方式一模一樣。聽說新兵事先要在木馬上訓練騎術,還是皇帝的點子,他也覺得不錯。

  那些直接上馬操練的新兵,每年都有摔死摔殘,實在是讓人無語。

  “王統領,放心訓練就是。就是摔死幾十個士卒也沒有什么。軍中也不會因此懲罰你。只要能訓練出合格的騎兵,無論你怎樣做,要什么,我都會盡量滿足你。”

  曹友聞仔細叮囑著王仕信。

  他講給王仕信的,和金陵講武堂學到的訓條如出一轍。

  擁有一支精銳的騎兵隊伍,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在這一點上,他相信皇帝比他更為急迫。

  “曹將軍,老夫有禮了。”

  不期而遇,看到是曹友聞,郭正孫笑呵呵上前見禮。

  一年前,曹友聞還只是個沒有功名的讀書人,見了自己還得跪拜。

  一年不到,曹友聞已經是朝廷重臣,和自己平起平坐,比王仕信的際遇還離奇。

  “郭相公,你也到軍營里來了。”

  曹友聞抱拳,向郭正孫行禮。

  這個郭正孫,雖然士大夫的架子大,但為官清廉,倒也讓人敬重。

  “曹將軍,元旦即至,還是這樣用心練兵,老夫真是佩服啊!”

  曹友聞等將領的敬業,讓郭正孫也是欽佩。

  “皇帝重托,國家重事,末將不敢懈怠!”

  曹友聞鄭重其事,抱拳遙遙向東南一禮。

  “曹將軍,宋金言和,邊塞難道還有戰事嗎?”

  郭正孫忍不住,脫口而出。

  “皇帝雄才大略,未雨綢繆。末將想來,邊塞一定會有大事發生。”

  曹友聞毫不掩飾對皇帝的信任。

  “曹將軍,這些火器有用嗎?這樣練兵有用嗎?”

  郭正孫好奇心作祟,又問了出來。

  “郭相公,蒙古騎兵攻城拔寨,堅不可摧,我大宋步騎無法與之抗衡。火器是皇帝獨創,講武堂也是皇帝親手所建,皇帝寫《韃靼策》,傳諭軍中將領,就是為了應付將來的戰事。至于火器有沒有用,將來戰場上就知道了。”

  曹友聞看著郭正孫,抱拳一笑。

  “郭相公,過完元旦佳節,咱們再戮力躬行吧。”

  從金陵講武堂回來,一直都未回家。元旦即至,是時候榮歸故里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