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40章 邊軍
  校場上,三萬邊軍一起單膝跪地,異口同聲,肅穆莊重。

  “各位將士,辛苦了!”

  高臺之上,趙竑一身戎裝,大聲喊道,中氣十足。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將士們一起喊道,紛紛站了起來。三萬大軍,肅然而立,寂然無聲。

  天空布滿陰霾,“新兵”們卻個個激動,許多人紅了臉蛋。

  大宋立國近300年,宋室南渡百年,皇帝親臨蜀口邊地,這還是第一次。“新兵”們能親眼見到當朝天子,人人都是興奮。

  站在高臺上,目光在校場上將士們的身上掃過,趙竑暗暗搖頭。

  人數過萬,無邊無際。幾萬年輕的面孔,風霜之色已現,讓他腦海里不由得生出“赳赳武夫”幾個字來。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如果十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青年前仆后繼,又何懼外敵入侵?

  “將士們,辛苦了。聽朕說一句!”

  趙竑毫不拖泥帶水,做了簡潔的開場白。

  教場上寂然無聲,將士們一起,把目光投在了趙竑身上。

  “朕常聽說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急公好義,好義輕死。如今北地糜爛,百里無人煙,我蜀人血勇,舍生取義,正是天下精銳猛士所聚之地!”

  趙竑看著一張張黝黑興奮的年輕面孔,心頭熱血沸騰。

  年輕人,尤其是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匯聚一處,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火,讓人奮然,也讓人望而生畏。

  “朕在金陵創辦講武堂,又在成都設講武堂分校,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更多合格的軍官,帶領你們多打勝仗,少打敗仗。以前那些誤國誤民的文官武將,不知道害死了多少熱血將士的性命!這種事情,在朕的治下,絕不會再發生!”

  趙竑毫不避諱,也不顧及周圍文官們的臉面,繼續說大實話。

  “軍人的職責,保家衛國!而朝廷,也不會忘了每一個為國流血犧牲的將士!以后,不會再有人克扣你們的軍餉,戰死的將士人人有撫恤,家人會有照顧。負傷的將士會有安排,朝廷絕不會拋下你們不管!論功行賞,賞罰分明!朕不能讓我大宋的將士,流血又流淚!”

  此處應該有掌聲。趙竑停頓了一下,果然,大陣中的軍官們帶頭喊了起來。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緊跟著,隊列之中,響起了士卒們雷鳴般的吶喊聲。

  這位年輕的皇帝,每一句話,似乎都講到了將士們的心里。

  “朕在四川編練新軍,不是為了什么窮兵黷武,而是為了即將到來的戰事。將士們要練好本領,保家也是衛國。如果外敵入侵,你們沒有練好本領,到了戰場上,豈不是要白白送命?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就是這個道理。”

  將士們注目當中,趙竑神色肅穆,奮聲疾呼。

  “將士們,多余的話,朕就不多說了!軍人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軍人為國家流血犧牲,國家也會愛惜自己的英雄。讓咱們一起,為大宋拋頭顱灑熱血吧!”

  “拋頭顱、灑熱血!拋頭顱、灑熱血!”

  “陛下萬歲!”

  將士們發自內心的歡呼聲響起,尤其是那些金陵講武堂出身的軍官們,許多人喊的滿臉通紅,聲嘶力竭。

  士卒們熱血沸騰,歡呼雀躍,趙竑頻頻揮手,笑容滿面,臺上的文臣們,許多人都是變了顏色。

  武夫兇猛,跋扈難以節制。皇帝如此偏愛武人,他就不擔心軍閥割據,大宋四分五裂嗎?

  趙竑場邊徐行,觀看軍士操練,崔與之和眾大臣跟在身后,緩步徐行。

  趙竑看著訓練場面,暗暗點頭。

  僅僅不到半年時間,邊塞的官軍便訓練的有模有樣。看得出來,余玠這些人費了不少心血。

  “余玠,韃靼大軍,已經入侵西夏了嗎?”

  不由自主,趙竑轉到了西夏的戰事上。

  “陛下,從吐蕃邊境逃過來的商賈口中得知,韃靼大軍已經入侵西夏,如今正在攻打河西。”

  余玠輕聲回道,心里暗自佩服。

  皇帝眼光獨到,未雨綢繆,料的絲毫不錯。

  蒙古大軍,果然入侵西夏了。

  趙竑點點頭,心里暗自嘀咕。

  也不知道西夏那邊,會不會入宋境求援?

  若是能救了西夏,拓兵到河西走廊,那里的養馬之所,便是大宋勢在必得的寶地。

  按照他的歷史知識,成吉思汗一旦病死,蒙古大軍退回漠北,至少有兩三年的緩沖時間,蒙古貴族間爭權奪利,大宋邊境不會有大的戰事。

  這便是大宋養精蓄銳、恢復實力的良機。

  “崔相公,你看朕編練的新軍如何?”

  趙竑笑著問起了身旁的四川制置使崔與之。

  “陛下文韜武略,運籌帷幄,洞察先機,老臣心悅誠服!”

  崔與之的話里,對新兵的戰力還是有所保留。

  “崔卿,你倒是個實誠人!”

  趙竑哈哈笑了起來。

  軍隊之強大,首在軍官。崔與之是老派官員,又是士大夫,自然不會體會其中的奧秘。

  強軍之所以為強軍,在于軍紀森嚴,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令行禁止。更在于基層軍官身先士卒,流血犧牲。

  完整的軍官體系,配上劃時代的火器,決戰沙場,至少可以立于不敗之地吧。

  “陛下,如今韃靼大軍兵鋒正盛,天下無敵。我朝宜練兵固塞,安撫百姓,不可輕言戰事。陛下慎之。”

  崔與之看著趙竑,生怕這位年輕的皇帝意氣用事,誤了國事。

  “崔卿,你以為朕不想休養生息,讓新政順利推行嗎?但值此大爭之世,旁人根本不會給你從容應對的機會。許多時候,你想置身事外,但又豈能如意?在國家和百姓安全面前,朕必須未雨綢繆,以免大宋生靈涂炭,百姓為其所噬。”

  趙竑的臉色,又變的凝重。

  你安分守己,不代表就可以相安無事,不受外人的欺凌。

  缺乏戰馬,始終是大宋的短板。如果不能解決,機動性上的缺失,會極大限制宋軍的戰力。

  “陛下憂國憂民之心,老臣佩服之至。”

  崔與之肅拜一禮,心服口服。

  這位大宋官家鎮定自若,不像是個頭腦簡單的武夫。聽他那些慷慨激昂的言語,崔與之莫名地覺得,自己也變的熱血沸騰。

  “各位卿家,原來蜀口四大戎司有戰兵十萬,戰馬有一萬五千多匹,兵強馬壯,軍威浩蕩。如今蜀口雖為兩大戎司,但戰兵不過兩三萬,還有不少老弱病殘,戰馬不過四五千匹。朕意在利州兩路恢復十萬戰兵,戰馬數萬匹,以備將來的戰事。諸卿一起努力吧!”

  要對外用兵,尤其考慮到交手的是戰無不勝的蒙古鐵騎,區區幾萬大軍,似乎太過寡弱。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