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83章 出援(1)
  大宋興慶二年七月,金,陜西,鳳翔路,葫蘆河谷。

  炎炎夏日,葫蘆河谷的驛道上,一大隊商隊打扮的人馬正在滾滾向前。

  說是商隊,規模也太大了些,足足萬人,加上馬匹、車輛,以及拉載的“貨物”,鼓鼓囊囊,連綿數里。

  余玠走在隊伍中間,看著沉默前行的大隊,又看了看熱辣辣的日頭,抹了把汗,傳下令去。

  “就地休息!注意警戒!”

  軍令傳達,眾軍紛紛停下,開始補充飲水和食物,躲避烈日的肆虐。

  從宋境到西夏靈州,根據完顏春的建議,走的是蕭關古道。

  這一條道路,路程1200里,中間的金境就是800里。等到了蕭關,出了賞移口,進入西夏境內,只有不到400里的路程,快速行軍,五六日就能到達。

  “羅相公,現在我軍到哪里了?”

  余玠把水囊遞給一旁儒生打扮、滿頭大汗的羅世昌。

  他也是暗自佩服。這老頭五十多歲,大熱天的隨軍趕路,一點也不抱怨,讓人佩服。

  “余將軍,前面就是蕭關。出了蕭關就是我大夏境內了。不過,古詩里“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的蕭關不是此處,而是向南200里的鎮戎州,咱們前幾天已經經過了。”

  羅世昌喝著水,滿眼的感慨。

  宋軍這樣喬裝打扮,看來也是不想和成吉思汗正面為敵。不過,只要有這些精兵強將的援軍,有這些讓人心寒的火器,就足夠了。

  那些戰車上鼓鼓囊囊用布蓋著的家伙,全是火炮和手榴彈,即便是遇上蒙古人的千軍萬馬,也是絲毫不懼。

  “羅相公,不是我多嘴,大夏現在只有幾十萬人口,一個四川就是幾十個大夏,守下去實在沒有必要。依我說,不如撤往宋境,這樣活下來的百姓更多。”

  一旁的曹友萬,笑嘻嘻向羅世昌說道。

  這么長時間打交道下來,眾人已經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曹將軍,要是強盜來了,你會拋下家人逃走嗎?你不會,你只會和他們頑抗到底。”

  羅世昌輕聲說道,似乎是有感而發。

  “韃靼鐵騎縱橫天下,成吉思汗用兵如神。大夏能不能存活下來,我也不知道,事在人為吧。我代大夏的君王和數十萬百姓,謝謝大宋的將士了。”

  西夏能不能存活不知道,但這一萬宋軍,可是在拿命在拼啊!

  “羅相公,你不用謝我們,我們也只是奉命行事。你要謝,就去謝我大宋皇帝吧。”

  曹友萬嘿嘿一笑,感慨說道:

  “其實我大宋皇帝也是沒有辦法,你想想,我軍要是能擊敗韃靼大軍,還需要偷偷摸摸嗎?韃靼勢大,皇帝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邊軍才編練半年多,還沒有成型。這一萬將士,已經是利州大營的精銳了。

  羅世昌不由得一驚,片刻才猶豫著說道:

  “大宋皇帝之恩,大夏銘記在心。只是單憑這一萬將士,大夏能不能躲過這一場浩劫,似乎有些勉強。”

  單憑一萬宋軍增援,只能延緩蒙軍破城。要想擊敗蒙軍,甚至讓其退去,遠遠不夠。

  “羅相公,利州兩路和利州大營都在練兵,還有四川制置司,正在對四川十余萬官軍進行編練。再加上火器兵器糧草,至少需要一年的功夫。所以,你就放心吧。到了合適的時候,我大宋天子必會揮兵相救!”

  曹友萬慷慨豪邁,信心十足。

  羅世昌沉默不語,想起趙竑鄭重交待的那些不可泄露的“天機”,終于點了點頭。

  “若是我大夏能逃過一劫,老夫就是少活十年,也心滿意足。”

  “羅相公,你把心放回肚子里。你一定能長命百歲!”

  曹友萬寬慰起了一直以來、一路上心事重重的羅世昌,給他打氣。

  “羅相公,你放心,你的大夏不會亡。我大宋皇帝說了會救大夏,就一定會來相救!”

  “羅相公,曹將軍說的沒錯!說難聽一點,我大宋天子就是不救你們,也得救我們這些出征在外的兄弟們回去。你就把心踏踏實實放回肚子里吧!”

  余玠沒心沒肺,哈哈笑了起來。

  趙竑走前交待,讓他們一定要堅持到來年六月底。現在才是七月底,算起來,幾乎要在西夏堅守一年。

  十一個月,這可真是場曠日持久的惡戰。

  羅世昌心情豁然開朗,輕聲一笑。

  話糙理不糙。趙竑要是拋棄了余玠這些增援西夏的將士,還不被天下人嗤笑?

  看來,趙竑早已決斷派兵增援西夏。西夏即便是不和大宋和親,恐怕趙竑也會出兵。

  “大宋皇帝的再造之恩,老夫銘感五內。可惜大宋皇帝日理萬機,臨行前也不能見上一面。真是遺憾啊!”

  趙竑因為國事繁忙,還要參加馬上舉行的科舉,不得不和李惟名提前離開。這也使得他在臨行前,沒能和趙竑見上一面。

  “羅相公,你能確定,靈州城中有大量的鐵錠嗎?”

  余玠不放心,又問了起來。

  隨車的除了兩百多門火炮、二十多萬顆手榴彈、火藥兩百多桶、鉛丸炮彈都沒有帶足。一來帶的東西太多,二來實心鐵球太過沉重,一個就是七斤,四千個就是近三萬斤,只夠兩百門火炮一天的使用。

  因此,實心鐵球的鑄造,部分還得在靈州,還得依靠西夏的冶鐵。

  “余將軍,把你的心,放回肚子里吧。軍國大事,老夫豈敢胡言亂語。”

  羅世昌面色變的嚴肅,一本正經。

  “來之前經過靈州,老夫曾和靈州守將、前太子李德任仔細談過,靈州城的鐵錠,足夠你鑄造上百萬顆的實心鐵球。你就放心吧。”

  靈州是西夏軍事重鎮,冶鐵圣地夏州生產的鐵錠源源不斷輸送于靈州,打造兵器,近兩百年的積攢,靈州城肯定不缺冶鐵。

  羅世昌指著余玠腰中的短劍,傲然一笑。

  “余將軍,我大夏造的好劍,不輸于你這把“軍人魂”。等到了靈州,老夫讓你見識一下。”

  “夏人劍”鋒利無比,冠絕天下,羅世昌也是引以為豪。

  “羅相公,說句難聽話,你的“夏人劍”再鋒利,即便是百把,也抵不過這把短劍在我心中的分量。這是金陵講武堂畢業時,陛下親自所贈,上面有在下的名字。若是大夏的中興府陷落了,在下就用這把短劍,了結了自己的性命,也算不負我大宋天子,不負一場師生之情。”

  提到了金陵講武堂,余玠的神色,不知不覺變的嚴肅起來。

  那些難忘的歲月,值得他一輩子懷念。

  “精忠報國,為國為民!我等一介布衣,能有今日的一切,完全是陛下天恩。知遇之恩,師生之情,我等萬死難報其一。”

  曹友萬朗聲說道,不知不覺握住了腰間的短劍。

  有些感情,確實是不能用言語說明。

  羅世昌驚訝地看著余玠和曹友萬,暗暗吃驚。

  能讓麾下將領如此死心塌地,俯首聽命,大宋皇帝御將有方,讓人折服。

  可惜,大夏沒有這樣的君王。即便是大夏有這樣的君王,恐怕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韃靼鐵騎,絕不會給他們翻身、韜光養晦的機會和時間。

  “余將軍,大宋皇帝,應該已經回臨安城了吧?”

  想起了趙竑和李惟名,羅世昌不由自主問了起來。

  “羅相公,現在已經是七月底,恐怕科舉取士已經完成。陛下政事繁忙,日理萬機。四川、兩浙路、江南東路推行新政,編練新軍,陛下天南海北,比咱們忙多了。”

  曹友萬向往地說了起來。

  這樣千里萬里風塵仆仆,著實令人敬佩。

  “兩位將軍,那練兵的事情,不會有事吧?”

  羅世昌又緊張了起來。

  “成都練兵五萬,利州大營三萬,再加上利州兩路編練新軍,加起來,整個四川有十二三萬新兵操練。羅相公,陛下已經交待清楚,四川是四川制置使崔與之,利州是利州西路都統制曹友聞,練兵的都是金陵講武堂的軍官,不會虎頭蛇尾的。”

  曹友萬計算著說道,連余玠的眼色都沒有注意到。

  “羅相公,編練新軍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火器的生產。戰爭打的就是后勤,沒有火炮,沒有彈藥,沒有糧食,練了兵有什么用?利州和沔州日夜趕造兵器彈藥,就是為這一場和韃靼大軍的沖突做準備。”

  提到兵器制造,余玠這才明白趙竑的不易。籌劃一場戰爭,事無巨細,輜重糧草,士氣軍心,件件都要顧及。

  曹友萬和余玠的話,讓羅世昌的眉頭立刻伸展開來。

  曹友萬是直腸子,不會拐彎抹角,他說的肯定不會有假。十幾萬大軍,看來,趙竑也是在和時間賽跑,來準備這場未來的戰事了。

  “宋皇之能,震古爍今,文韜武略,足以讓人望其項背。”

  羅世昌笑容重新浮上臉面,感慨地說道。

  宋皇博學,連占卜都是大家,尤其讓他驚嘆。

  希望宋皇的“預測”,都是真的。

  “羅相公,不用遺憾,最多一年就能見到陛下。到時候,想躲開都難。”

  余玠笑著站了起來,他拿起千里鏡,仔細觀望,忽然放下千里鏡,指著前方。

  “羅相公,你快看,那是金人的向導嗎?”

  前面就是蕭關,金人的使者,也該到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