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啥都沒有我一樣稱霸十六國 > 第25章 (七十三)積極備戰
  (七十三)積極備戰

  大燕國太師慕輿根引起的這次風波,因為太宰慕容恪的息事寧人而沒有牽連太廣。

  大燕國的朝堂又恢復了之前的安定祥和,運轉正常了。

  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姜恬從多方面了解到整個事件的經過之后,不禁感嘆道:“天意難違!”。

  有些人總是會得到老天的眷顧,總是給他們創造機會。而自己卻只能想方設法自己去制造機會,這樣才能生存下去。

  他很清楚,巨大的考驗就要來了。

  十四部落聯盟,十四個部落,總數三萬六千一百三十二帳,男女老幼總人口十七萬五千四百八十六人,男子十萬零一百四十二人,女子七萬五千三百四十四人。

  男子十八歲至四十歲之間的兩萬九千七百四十人,女子十八歲至四十歲之間的兩萬四千三百二十二人。這是姜恬讓十四部落聯盟把奴隸當作部落一員之后統計出來的數據。

  一個帳篷就相當于漢人的一家,由于奴隸剛剛獲得正常部落成員待遇,他們的帳篷就只有他們自己,所以家庭數和人口數不成比例。

  這就是姜恬要面臨的現實問題,看起來人數很多的部落聯盟,其實真正能夠成為可戰之兵的兵源并不多。

  姜恬讓陳泰陳五岳優中選優,選出了最精銳的兩萬騎兵,每天高強度的訓練他們。姜恬的要求是,從聽到集合的號角聲,到穿戴好紙甲皮襖,帶上弓箭刀槍騎上馬,不許超過一百個數。

  其他被淘汰出去的男子,按照年齡和身體的具體情況,適當降低要求,作為后備兵源。同樣,對女子也有相應的要求。

  十四部落全民皆兵,時刻準備迎接隨時可能到來的敵人。

  要不是有充足的糧食牛羊和姜恬一次次給十四部落聯盟帶來的驚喜壓制,這樣高強度的訓練,早就有人造反了。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兵變的可能性,姜恬是大棒加胡蘿卜。一方面表現好的重重獎勵,讓士兵們看到聽話訓練就有令人眼紅的回報。

  另一方面則是每隔幾天就讓馬闕馬二錘和十四部落的族長元老們開會討論怎么樣才能讓聯盟更好的發展。

  能夠成為部落的族長和元老,都是歷經風雨滄桑的,他們從會騎馬開始就拿著弓箭和人拼命,知道幸福生活得來不易。

  眼看著聯盟成立之后族人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知道姜恬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他們,所以族里人到他們那里抱怨他們也都是勸解和訓斥。

  姜恬當然也知道壓力越大危險越大,所以他也會給被訓練折磨的痛苦不堪的年青人釋放壓力。

  時不時的姜恬就讓陳泰派出一支千人隊的精兵到周圍的其他部落去耀武揚威。一是震懾,二是拉攏,三是讓他們羨慕妒忌恨。

  部落通婚是互相示好的舉動,要不是希望有所回報,女人這種稀缺資源,哪個部落也不會主動往外送。

  但通過姜恬的耀武揚威,周邊的很多部落都有主動讓部落中的女子和姜恬的士兵通婚的意思。

  作為福利,也作為胡蘿卜,更主要的是姜恬也想借此機會解決部落中那些剛從奴隸變成部落成員的單身漢們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的問題。

  這些奴隸自從姜恬派馬闕馬二錘和陳泰陳五岳他們來到十四部落聯盟,他們的生活改變是最大的。所以他們是最忠誠于姜恬的人,他們將是未來姜恬逐步掌握軍隊的核心力量。

  另外還有出大汗昆吾他們送回來的高車部落的女子作為補充。只要表現好、聽話就發漂亮媳婦,有這樣的福利在眼前吊著,那兩萬人被訓練的再苦也很少再有報怨,因為他們知道想替代他們位置的族人為數不少呢。

  兵源的備戰情況就交給馬闕和陳泰了,姜恬和陳庸陳大貴李熊李大牛這些山上的人則守著煤礦和鐵礦為裝備做著準備。

  太耗時太復雜的暫時都放棄,為了趕數量,更主要的是配合新上山來的二百人本身的素質,只做簡單的容易上手的。弓和弩所對應的長短箭是必須要大量生產的。

  真打起仗來,在不想增加人員傷亡的前提下,箭的消耗肯定是最大的。

  在現在這個時代,不擅長冶煉鐵的草原部落大多數用得還都是骨頭做的箭頭。即使慕容鮮卑的大燕國,裝備鐵箭頭的也只是精銳部隊,他們從草原入主中原的時間也不長,很多東西不是想要就能有的。

  姜恬之前做出來的簡易車床,只用腳踩就能把適當的原材料做成筆直的箭桿,再配上澆鑄的箭頭,這個工藝并不復雜,很容易上手。

  另外就是澆鑄統一的馬鐙。有了馬鐙,騎在馬背上才能解放出雙手射箭,才能更好的控制馬匹,也才能在廣袤無垠草原上盡情的馳騁。

  馬鐙生產出來就分幾批給兩萬十四部落聯盟的精兵都裝備上了,目的就是讓他們盡快的適應使用。鐵頭箭桿也早就在平時的訓練中使用上了,這也大大提升了他們的戰斗力和戰斗意志。

  姜恬另外給了馬闕一個新命令,之前為了方便開墾荒地,姜恬給十四部落聯盟打造了兩百多金屬犁頭。

  姜恬讓馬闕給這些金屬犁頭配上手臂長的短柄把手,再從預備兵源里面挑出相應數量的人員,給他們裝備上這些短柄犁頭,訓練他們在最短時間里用這些犁頭挖坑。

  姜恬要打造一批專業的工兵。

  連續三年的大豐收,讓每一個十四部落聯盟的成員都笑得合不攏嘴。

  收割、晾曬、入倉,今年與前兩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糧食沒有像前兩年那樣把收獲的糧食分給每家每戶,而是統一收入了十四部落聯盟的公倉。

  回想起整個夏天馬闕和陳泰沒日沒夜的操練聯盟中挑選出來的那兩萬精銳,大戰來臨前的壓迫感很快就代替了豐收給聯盟成員帶來的喜悅。

  大家都知道要打仗了,而且是大仗,但卻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打,和誰打,怎么打,部落聯盟到底能不能贏。

  (七十四)打就打

  每一個人的眉頭都擰著疙瘩,無形的壓力讓大家都沒了笑容。

  十四部落聯盟族長們經常開會的大帳篷里,除了干牛糞燃燒時發出的聲音和大家呼吸的聲音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聲音。

  見氣氛實在壓抑的讓人受不了,馬闕都覺得呼吸困難了,再不說些開解的話,會有人崩潰的。

  “我們首領說,打仗,尤其是打大仗,看起來無跡可尋,實際上都是有規律的!”

  見馬闕開了腔,各個部落的族長都把目光聚在了他的身上,在十四部落聯盟當中,馬闕就是那位他們一直沒有見過的首領的代言人。

  雖然上次打高句麗的時候,部落中有一些士兵見到過姜恬,但他們只知道姜恬是那次打仗的主將,真正知道姜恬身份的人并不多。

  后來在十四部落聯盟當中傳開了那位就是首領的時候,很多人也只是在說沒見過仗打得那么容易和姜恬平易近人,更有后悔沒有多和姜恬接觸的,但能夠認出姜恬本人的并不多。

  “冬天,天氣寒冷,人和馬都要躲避起來減少消耗,就是我們常說的‘貓冬’;等到挨過了難熬的冬天,到了春天,人和馬牛羊都要多吃,補充冬天的消耗,同時也為接下來的交配下崽兒做準備;直到夏天牧草豐盛、食物充足的時候,馬牛羊才開始下崽子,因為這樣才能保證他們能夠更多的活下來,而這個時期也是草原上最忙的時候。”

  馬闕一邊把當初姜恬在吃飯的時候給他們講過的東西講給十四部落聯盟的族長們聽,一邊在心中不住感嘆姜恬當初這種做法的先見之明。

  “和草原民族差不多,我們漢人也講春種、夏實、秋收、冬藏。冬天躲起來,春天忙著播種糧食,夏天除草、除蟲、灌溉,忙得很呢!”

  經過了三年親身體驗種糧收糧的經歷,對播種收獲過程中的辛苦,所有人都感同身受,在馬闕自嘲似的敘述中,各個部落的族長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同他的說法。

  “而等到秋天糧食入倉之后,直到冬天來臨這一段時間里,是大家最閑的時候。經過一個夏天的補充,馬兒個個都膘肥體壯、精神飽滿,等待著寒冷冬天的降臨。這個時間就是大家默認的打仗的時間。”

  抬眼掃視了一遍各個部落的族長,馬闕又一次強調說道:“就是現在這個時間,這就是大家默認的打仗的時間。”

  見各個部落的族長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同他的說法,他又接著說道:“我們安安穩穩的經歷了三年的豐收,看著我們眼紅的人肯定大有人在,如果他們想要來我們這搶上一把,也就只能是現在這段時間,錯過了這段時間,就只能等到明年的這段時間。”

  話說開了,心結也就解了。

  各個部落族長的臉上也都開始浮現了笑容。

  “想來搶我們?我們可不是當年任人宰割的小部落了。不管是誰,只要他敢來,我們就奉陪到底!”

  賀拔部落族長的話得到了其他部落族長的贊同。

  “對,打就打,誰怕誰啊!”

  “只要他們敢來,就別回去了!”

  “咱們的孩兒們每天操練的那么辛苦,正好拿他們試試刀!”

  大燕國的朝堂之上,自從太宰太原王慕容恪在太師慕輿根作亂中受了傷之后,特別勤政的他就變得越來越深居簡出了。

  以前幾乎每天都要在皇宮里面教導小皇帝慕容暐如何處理政事的太宰太原王慕容恪,現在則是能不在眾人面前露面就不露面,上朝也只在每五日的大朝會時才會去。要不然就是一些他必須參與的國家大事的決策。

  而代替他去具體行事的,就是拿著蓋有他太宰大印文書的吳王慕容垂。時至今日,吳王慕容垂在文武百官之間甚至被戲稱為“影子太宰”。

  今天太宰太原王慕容恪現身在小皇帝慕容暐散朝后的議政殿中,是因為太師上庸王慕容評有重大國政要商議。

  參與此次議政的都是小皇帝慕容暐所倚重的國家重臣。除了升為太師的上庸王慕容評,還有太保大司空陽鶩,以及在慕輿根一事中立有大功被破格任命為太傅大司徒的皇甫真,還有從揚威將軍升為鎮威將軍的鮮于亮。

  再有就是鮮有現身的太宰太原王慕容恪和現在與他形影不離的吳王慕容垂。

  軍隊,長時間不上戰陣,戰斗力是會急劇下降的。在太宰慕容恪的主政下,大燕國的軍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拿起鋤頭耕田種地已經兩年了。

  各個部族的主力精銳還能保證操練,而那些仆從軍以及奴隸,則是徹底的被禁錮在了土地上。

  不打仗就沒有機會搶東西,那這些奴隸們只有耕田種地才能創造價值,讓他們把吃飽后的力氣白白浪費在操練上,這種虧本的買賣哪個部落族長和領軍將領都不會做。

  草原游牧民族出身的鮮卑燕國,其基本國策一向是以戰養戰,這一政策已經深入他們的骨髓當中。雖然這兩年在太宰慕容恪的強勢推行下,學習漢人的耕田種地收獲也不小,但還是比不了搶別人的來得更快,嗯,更痛快!

  所以今天太師上庸王慕容評召集大家商議的就是,經過了兩年的休養,軍隊不能再閑著沒仗打了,再這樣就爛了,得找個對手打一仗,順路搶一把補充一下國庫和私庫。

  對于慕容評的提議,一眾元老大臣都沒有異議,他們都是實干派,知道下面的實際情況,慕容評所擔憂的事情也是他們所擔憂的。

  剩下的討論重點就是把誰作為對手?或者更直接一點說,去誰那里搶一把。

  太師上庸王慕容評提出,兩年前派慕容垂帶領草原諸部討伐高車的戰略方案可以再一次施行。戰略目的依舊是壓制草原諸部和代國,從高車為大燕國內補充給養。

  而太宰太原王慕容恪則認為,把洛陽作為戰略目標更合適。

  (七十五)南進北進

  慕容恪認為,時移事易,當初是先帝慕容儁要集結天下大軍,以舉國之力南征,擔心后院不穩和需要糧草,才有讓草原諸部跟隨進攻高車這個連消帶打的計策。

  而現在大燕國內經過這兩年的休養生息,大家都過得比較富足,這個時候沒有必要挑起內斗。

  草原諸部這兩年的牛羊稅賦都免了,他們自然會對大燕感恩戴德。而高車雖然是個軟柿子,但因為距離太遠,北地又窮苦,即使有所收獲,也不一定能夠補充大軍來回消耗的。

  更主要的是,代國這兩年發展的也很好,國勢也強了起來,再像兩年前那樣對他們頤指氣使,強行要糧草補給,恐怕會傷了兩國的和氣,這對大燕國不利。

  而黃河南岸的晉室,則是大燕國始終的敵人。洛陽離鄴城比高車近得多,只要陳兵孟津渡口,整個大燕國的軍隊都知道我們兵鋒所指是黃河對岸的晉室。

  南朝的富庶遠遠不是極北苦寒之地的高車能夠相提并論的,向南打,軍隊根本不用動員,士氣自然高漲。

  再有,洛陽三面環山,北臨黃河,看似易守不易攻。可恰恰是它這個地勢,使得大軍無法展開陣勢,也就是說不用投入大量的士兵。贏了更好,即使輸了,損失也不會有多大,對士氣的傷害和影響也小得多。打不過,退回黃河北岸就好了。

  而洛陽相對于晉室,距離他們鄴城更近,只要陳兵黃河,擺出進攻的態勢,晉室就得派出援兵到洛陽來幫助防守,雙方拼消耗,晉室也要比大燕國消耗的多得多。長時間對峙下去,大燕甚至可能不戰而勝。

  退一萬步說,這一次的所有部署,都是為以后南進做準備,所做的一切都不會浪費。

  慕容評則認為,江南晉室現在實際獨攬文武大權的是晉帝司馬紹的女婿,征討大都督桓溫。

  前兩年自稱大將軍、大單于的羌人首領姚襄攻打洛陽,就是被當時還是征西大將軍的桓溫在伊水打得大敗虧輸。姚襄之后被現在的秦主苻堅擊敗斬殺,主要原因就是主力被桓溫在這一仗消滅殆盡。

  桓溫現在被封為征討大都督,就是因為他力主北進,而北進的起點就是洛陽。現在桓溫的主要精力和目標都是苻秦,大燕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引火燒身為苻秦擋刀。

  其他元老重臣,除了皇甫真,都不支持慕容恪。而慕容恪胸口的傷雖然好了,但他再也不是當年舌戰八方,一個人就能壓服文武百官的那個意氣風發的太原王了。

  最終還是太師上庸王慕容評北進的方案通過了君臣商議。

  而統兵的主將,慕容恪當然看重慕容垂,但他也知道不可能,現在的慕容垂除了他,所有人都提防著,根本不可能讓他有機會手握重兵。

  當慕容評提出由他擔任主將,襄陽王慕容軍和蕩寇將軍慕輿泥為副將,率領五萬精兵,兩萬騎兵,三萬步兵,北進執行他制定的戰略的時候。

  慕容恪一下子就明白慕容評的真正目的了。

  襄陽王慕容軍,是慕容評的六哥,也就是慕容恪的六叔。但當初慕容恪的父親慕容皝繼承他爺爺慕容廆的遼東公爵位的時候。慕容皝同母的親弟弟慕容仁舉兵反叛,慕容軍是跟著慕容仁一起反叛的。

  后來慕容仁兵敗身死,慕容軍卻被慕容皝放過了。可也就是因為慕容軍曾經反叛過,所以他一直被邊緣化,是不被信任的一群人中的一員。

  蕩寇將軍慕輿泥,一直就是慕容評的手下,基本上沒有獨自領軍過。

  選擇這兩個人作為自己的副將,這就說明慕容評是想要獨占這次北進的功勞。北進幾乎是必勝之局,南進的話,他是沒有把握能在桓溫面前討到便宜的。而等他北進得勝回朝之后,小皇帝慕容暐還會給他什么封賞,慕容恪不敢胡亂猜想。

  今天這個所謂的“眾人共商”,到底是不是小皇帝慕容暐、可足渾皇太后和慕容評事前就已經決定好了,只是做戲給他慕容恪看,他慕容恪也不好妄自猜測。但慕容恪已經不再就這個北進戰略,發表任何意見。

  當十四部落聯盟的各個族長聽到姜恬傳來的大燕上庸王慕容評將要率軍北進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們的臉上竟然都綻開了笑容,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

  姜恬是分別從遼東郡的劉詳和龍城的段勤處得到這個消息的。畢竟大軍北進,他們兩個是要為大軍提供一些補給的。姜恬給他們的回信則是讓他們一切如常。

  而當十四部落聯盟收到各率本部精兵與上庸王匯合北進的命令時,姜恬讓他們分別回復說愿為大軍提供糧草,請上庸王率領大軍到草原與諸部匯合,兵合一處再北進高車。

  與慕容鮮卑早晚要有一戰,而這次有心算無心,是把握最大的一次,姜恬早就做好了全盤的謀劃。當下傳下命令給馬闕和陳泰,讓他們依計行事。

  當大燕太師上庸王慕容評在龍城收到草原諸部分別回信說愿意提供糧草以供軍隊使用的時候,再也無法掩飾心中的得意之色。

  他一意促成此次率軍北進,就是想他挾大勝回朝之后,取代太原王慕容恪獨攬朝政。要是慕容恪沒有受傷,他是沒有機會的,但老天偏偏給了他機會。

  天時、地利、人和都在他這一邊,這讓他怎么能不得意?

  因為有草原諸部承諾的糧草,所以慕容評很大方的拒絕了龍城段勤提供的部分糧草。

  他這五萬人馬從鄴城出發時帶的糧草還夠支撐到草原,自己家的能節省就節省點吧。

  出了古燕長城,就真正的進入草原,大燕太師上庸王慕容評的心情就更好了,因為這里是他小時候生活的地方。他慕容鮮卑就是在這塊土地上發展壯大起來的。

  行進了一天之后,想像中的各部落族長笑臉相迎的場面并沒有出現,甚至連一個人影都沒有見到。這讓一路上得意洋洋、喜笑顏開的大燕國太師沉起了臉。

  第二天早早的拔營起寨,斥候也早早的派出去聯絡草原諸部族長,慕容評嚴令他們正午之前必須到軍營來見他,要不然軍法從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