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雙穿門:直通明末1639 > 第147章 錢謙益的憂慮
  隨著【大明格物窮理實驗室】正式建成,大明終于在李子明的運作之下出現了第一間實驗室,為了實驗室更好的運轉工作,李子明特定從后世買來不少實驗用具,以推進實驗室的研究效率。

  除了這間官辦的實驗室,李子明也鼓勵民間自發進行研究,提出“格物致知,天理存乎世間,不因人而異,人人皆可得之”的口號。

  接著李子明又簽署公告,明確表示能得天理者皆可發文,有發現而不知道怎么將發現轉化為文字描述的,可直接聯系遼東巡撫辦公室或者北東林書院,官府和書院將給予幫助并按照具體情況酌情給予獎勵。”

  不久,李子明又辦了一份名叫【天理】的期刊,專門用以刊登各種科學研究的理論成果,李子明宣布,任何人都可以投稿:除了大明本地人之外,朝鮮人,日本人,蒙古人,女真人,西洋人均可投稿,遼東官府一視同仁,若有較大發現還可特賜大明戶籍。

  “牧齋先生,學生又來給你加擔子了。”期刊的負責人李子明照例準備找錢謙益,錢謙益苦著臉說道,“子明,你真是高看老夫了,如今老夫要管書院,要管報紙,要管實驗室,現在還要多一個什么期刊,老夫哪有那么多精力。”

  李子明笑道,“牧齋先生乃大才,沒有牧齋先生把著,學生不放心呀。”

  錢謙益搖搖頭,說道,“子明,說實話老夫并不贊同你搞的這些事情,所謂格物致知,乃是悟人倫天理,子明如今貴為遼東巡撫卻沉溺于器物之學,還帶著遼東一起奔向器物之學,這不是一件好事。”

  李子明說道,“牧齋先生,請恕學生狂悖,牧齋先生之言學生不能贊同,建奴這樣的野人都知道學習鑄炮,我泱泱華夏怎么能固步自封?如今西洋技術已經超過大明,西洋船能來大明而我大明船不能至西洋,這難道不是大明的恥辱?天朝大國豈能輸給西洋?”

  錢謙益看著李子明的樣子,感覺李子明當到了一方大員仍然有些許天真,他說道,

  “子明你覺得大明除了林金澤就沒有其他人研究器物之學了嗎?”

  李子明說道,“當然不可能,我大明這么多人,當年崇尚西學的徐閣老又弟子無數,怎么可能沒有人研究器物之學?”

  錢謙益點點頭,繼續說道,“李巡撫,你知道嗎?天啟年間,江南有造織機的商號研制出了一種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機器出來后各家作坊如獲至寶。”

  說到這里錢謙益頓住,看向李子明,說道,“李巡撫,你猜后續發生了什么?”

  見錢謙益對他的稱呼變成了“李巡撫”。李子明知道錢謙益這是在提醒他以官員的身份思考問題,而大明官員最重視的是什么?很顯然就是穩定二字。

  后來發生了什么李子明很容易猜得到:

  歷史上發明珍妮機的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制出珍妮機后不久其工廠遭到工人們圍攻,工人們將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工廠焚毀,后來工人們還不解恨,于是又襲擊了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住所,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最終不得不帶著家人逃離家鄉蘭開郡,轉而前往諾丁漢。

  英國蘭開郡人口密度不算大都這樣,人口稠密的江南會發生什么自然可想而知。

  于是李子明說道,“是百姓們搗毀了商號吧?甚至引起了民變?”

  錢謙益倒是有些驚訝,他還以為李子明不懂,但看起來李子明顯然是知道這些事的邏輯的,他說道,“那子明你既然知道,就應當懂得我大明與其他地方不同,大明人口眾多,一旦以機器取代人,就會有很多人無事可做,人一旦無事可做,就會胡思亂想甚至胡作非為,那大明就亂了。”

  錢謙益的話不能說沒有道理,英國工業革命讓愛爾蘭人口銳減,但大明不比英國,愛爾蘭人沒辦法游過海去倫敦向英國老爺們討說法,而大明的百姓是能夠掀翻紫禁城的皇帝的。

  不過李子明也有他的想法,他說道,“牧齋先生,大明商品遠銷天下各地,無論日本朝鮮,朝鮮草原,乃至南洋西洋,我大明所產的商品完全是碾壓式的,我們完全可以擴大貿易,奪取這些地方的市場,有了充足的需求的話作為供應方的大明自然不愁有人無事可做。”

  是的,李子明的打算就是傾銷,隨著遼南商社的觸角深入朝鮮日本,如今日本朝鮮淪為傾銷市場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了,至于這些地方因此而破產的百姓,李子明只得表示抱歉,總得有人受苦,與其讓華夏百姓受苦還是讓你們受苦比較好吧。

  錢謙益倒是沒想到李子明是這么打算的,他皺了皺眉頭,又說道,“工商終究不是主業,因此而影響農業的話可就得不償失了。”

  李子明笑道,“牧齋先生放心,學生心里有數的。”

  李子明知道明末的時候中國的科學技術已經落后于歐洲,明代中后期歐洲出現了伽利略等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確立了以實驗研究科學理論的方法,使得科學研究終于有了一個確定的方法,在實驗中,科學家們終于攻克了氣壓和宏觀力學等物理學最基本的問題,為后世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明末是難得的一個思想相對自由的時期,而且此時大明的工商業確實有基礎,民眾士林并沒有視科學如洪水猛獸,這決定了明末是一個難得的窗口期:

  可惜歷史上清軍入關最終毀掉了這個窗口,清軍既沒有朱元璋驅逐韃虜的民族大義,也沒有農民軍“舉鐮為刀,效奮臂螳螂”的階級大義,便只得拉起“衛道士”的大旗,以“保護道統”為政權基本價值觀,這決定了清廷一定會頑固地反對一切外來先進知識。

  李子明作為穿越者又有著極大的優勢,他推進科學研究和工業化的決心不會改變,他心中深知這時候不追的話等以后就晚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