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3章 新貴們(下)
  “金陵講武堂……”

  提到了金陵講武堂的畢業學員們,崔與之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利州兩路數萬邊軍,軍權給一群沒有軍中經歷的毛頭小子,還不讓士大夫們干涉,雖然只是“權代”,但卻是實實在在操控軍中實權。

  這不是全憑君王個人喜好的胡搞嗎?

  崔與之啞然失笑。剛剛和胡夢昱談過此事,自己又杞人憂天了。

  “爹,要我說,打打殺殺的事情,就交給曹友聞余玠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有那么多的軍中將領在,還有火器,你就放心吧!”

  知道父親放不下邊塞軍事,崔叔似給父親寬心。

  “爹心里明白,不用你勸。”

  崔與之微微一笑,點點頭對兒子道:

  “爹年事已高,邊塞上打打殺殺的這些事,爹也管不了,就交給他們去折騰吧。你說得沒錯,畢業的學員里面,有不少軍中將領,步騎都能操練,不用爹操心。”

  兒子和胡夢昱的看法大概相同,二人對金陵講武堂的畢業學員,似乎都比自己有信心。

  “就是不知道,陛下讓四川官軍重整操練,看來是要把金陵講武堂的操練之法在軍中施行。也不知道,會不會水土不服?”

  崔與之不由自主,又擔心起來。

  他現在更擔心的是,四川幾乎所有的騎兵都集中于蜀口邊塞,侍衛馬軍司三千騎兵又北上,難道說,邊陲真有戰事發生?

  “爹,我看過金陵講武堂的訓練,那陣勢很是嚇人,幾十個人就像千軍萬馬一樣。火器操練更是嚇人,而且那都是新東西,肯定要重新操練。我要是年輕十歲,我也去報考金陵講武堂,征戰沙場,報效君王。”

  想起金陵講武堂所見,崔叔似嘖嘖稱贊。

  “你現在去也不晚啊。”

  崔與之笑呵呵地一句。

  他算是老來得子,兒子還不到30歲,完全可以去考金陵講武堂。

  “算了,你身邊還有人要照顧,很多事情還要人跑腿。再說了,我也不喜歡行軍打仗,四川的官員又那么不好打交道。我還是留在你身邊,為你排憂解難吧。”

  崔叔似搖搖頭,一本正經。

  “爹,余將軍他們來了!”

  崔與之一怔,正想說話,崔叔似卻轉過身去,熱情招呼了起來。

  這些年輕的幸運兒,被皇帝和時代,聯手推上了歷史的前臺。

  “余將軍、曹將軍,你們也出來了。”

  “崔相公老當益壯,歷仕四十年,清風高節,屹然師表,未嘗沾一彈墨,天子重托,老當益壯。末將欽佩。”

  余玠肅拜一禮,恭恭敬敬。

  “相公高潔,天下嘆服,當為我輩楷模。”

  曹友聞躬身行禮,同樣禮數謙卑。

  崔與之從政數十年,官至顯貴而不養妓,不增置財產,不受饋贈。自中年喪偶之后,不再續娶。仕途左右,只有書籍相伴,家里連亭園臺榭都沒有增建。一生所得俸祿,除自用外,其余都用來接濟親友。

  他的這些高風亮節,就連放蕩不羈的余玠,沉穩果敢的曹友聞,都是折服。

  “二位將軍謬贊了。說到志趣高潔,四川反貪分司的范鐘清直守法,身無長物,老夫就自愧不如了。”

  崔與之倒是坦蕩,毫不遮掩。

  范鐘到了四川明察暗訪,不辭辛苦。也不知道,四川反貪分司的牌子掛起來沒有?

  余玠和曹友聞四目相對,都是輕聲一笑。

  報紙上大肆宣揚,范鐘想不出名都難了。

  “兩位將軍,此次西行,可是攜帶了不少物件啊。”

  崔與之目光,在前后同行,密密麻麻的船上停留。

  “崔相公,實不相瞞,除了3000騎兵,其余的都是火器,還有一些軍中練習的器械,要在利州練兵所用。”

  余玠指著前后的船只介紹道。

  皇帝要在蜀口練兵,利州為入蜀的要塞,在此設立大營,據說也是崔與之推薦。

  “陛下除了要在蜀地練兵,還會陸續建立兵器制造分司,分建四川講武堂分堂。三關五州練兵的糧餉,到時還請崔相公費心。”

  曹友聞緩緩開口,直指入蜀后的軍事布置。

  除了講武堂畢業的學員,侍衛馬軍司的騎兵,還有工部、兵部和江南兵器制造分司的工匠們隨他們同行,除了在四川建立利州兵器制造分司、鐵廠、水泥廠等,以應付蜀口防御需要的輜重補給。

  至于編練新軍需要的餉銀,大部分都要四川制置司支付。其余的小部分,則是由戶部承擔。

  “三關五州,蜀地門戶,老夫必會盡力而為!”

  崔與之點了點頭,肅然而道。

  紹興十一年,宋金和議時劃定國界:東部以淮水中流為界,西部以大散關為界,金國西北邊境與宋四川利州兩路接壤。

  利州兩路身處邊塞,大宋為御邊,在利州兩路設立三關五州,作為四川和漢中的外圍屏障。

  而和崔與之同船的曹友聞兄弟,就是三關五州的利州西路同慶府栗亭縣人。

  三關五州為四川門戶,號稱蜀口,拱衛蜀地安全,戰略意義重大。只不過,前幾年的宋金戰事,外三關(大散關、黃牛堡、皀郊堡)受到金軍荼毒,破壞殆盡,大宋已經不在這三關駐防。

  “曹將軍、余將軍,不知道陛下是否言明,要在蜀口練兵幾何?”

  崔叔似替父親問道。

  崔與之看著曹友聞二人,目光期待。

  新皇只是說蜀口練兵,總數在十萬左右,但包不包括利州兩路,卻沒有提及。

  “回崔相公,我二人合計一下,打算在利州設立練兵大營,淘汰老弱病殘,挑選精壯之士,并從民間新募士卒,總數三到五萬。利州兩路同樣如此,各練兵在三萬左右。蜀口練兵總數,大概在十萬。”

  余玠思索著說了出來。

  南宋初,蜀口三大戎司,利州西路的沔州戎司有兵力六萬,利州東路的興元戎司有兵力近三萬,另外一個金州戎司兵力萬余。

  鼎盛時期,蜀口邊軍有十萬左右,戰馬有一萬五千多匹,陣容齊整,兵強馬壯。可惜歷次戰事和折騰下來,早已不復往日雄風了。

  “十……萬之眾!”

  崔與之心頭巨震,恍恍惚惚。

  邊軍就是十萬!新皇雄心勃勃,籌辦邊事雖然急了些,但該考慮的,基本都包含在內了。

  “崔相公,十萬邊軍,再加上四川成都府路、夔州路等各路,當在二十萬精銳之師。崔相公坐鎮成都府,恐怕就得五萬大軍。”

  “二十萬精銳……”

  余玠的話,讓崔與之又是瞪大了眼睛。

  四川各路官軍,包括蜀口,總共二十三萬王師。如果淘汰老弱病殘,恐怕只有一半留下,只夠邊塞使用。畢竟四川官軍里面,本來就有將近四成的屯墾廂軍。

  這樣算下來,除去利州大營和利州兩路,看來制置司還要募兵五萬左右。

  “兩位將軍,那些淘汰下來的官軍……”

  崔與之收回了冥想,立刻問了起來。

  官軍被淘汰下來,總得吃飽肚子,要不然就要出大亂子。

  “崔相公,淘汰下來的老弱病殘,令興元府地方上接收,或分田屯耕。能妥善安置嗎?”

  曹友聞把皮球踢給了崔與之。

  他是蜀口邊塞人,深知其中究竟。別的不說,光是飽受戰事荼毒的漢中一線,安排幾萬軍士屯墾,應該不成問題。

  “嘉定以前,漢中一線有戶三十七萬,到如今只有十萬戶,連一半都不到。良田荒蕪,安排五六萬廂軍屯田,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崔與之豁然開朗,輕輕點了點頭。

  新皇給利州兩路免賦三年,為整飭西北邊防,真是煞費苦心。

  不過這樣一來,蜀口防御必須得到保障,不然又是一場徒勞。

  “崔相公,四川各路,共有多少戰馬,多少騎兵?”

  曹友聞心事重重,徑直問道。

  “戰馬約有八九千匹,騎兵七千上下。不過可以通過以茶易馬,從吐蕃各部再換些戰馬。”

  “崔相公,對于蜀口的邊將,我二人還不是很熟悉。還請崔相公指點一二。”

  余玠笑呵呵說道。

  崔與之治蜀數年,邊塞諸將的底細,應該比他們熟悉的多。

  “據老夫所知,王仕信、麻仲、馬翼幾人作戰勇猛,可為良將。王仕信尤善騎兵,麻仲更重于守城。至于利州戎司副帥程信、轉運使趙彥吶,恐怕都難當大任。”

  崔與之看了一眼周圍,看到并沒有閑雜人等,這才低聲說道:

  “說起來慚愧,邊軍多的是驕兵悍將,即便是老夫經營四川時,也是難以如臂使指。鄭損任上,只怕更糟。二位將軍到了邊塞,麻煩不少啊!”

  崔與之看著二人,捋著白須,眼神里有一絲擔憂。

  蜀口殘缺,邊將跋扈,兩個年輕的邊帥,不知道能不能順順利利上任,整飭邊軍?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或許就是皇帝派兩個毫無經驗的講武堂學員,橫沖直撞,大刀闊斧去整頓邊軍的初衷。

  果然,曹友聞冷笑一聲,說出的話語,讓崔與之不寒而栗。

  “陛下要整飭邊軍,乃是國事,誰敢造次?誰要是敢因私廢公,本將不介意人頭滾滾。”

  “曹將軍說的沒錯。蜀口防御本就千瘡百孔,形同虛設。陛下派我等前去,乃是為了邊事。誰敢抗命,國法無情!”

  余玠接著曹友聞的話說道,同樣是殺氣騰騰。

  崔與之震驚之余,哈哈笑了起來。

  “兩位將軍,范鐘去了四川,你們不妨和他多親近親近,必定大有裨益。”

  范鐘去了這么長時間,邊軍腐敗,恐怕也調查了個七七八八。

  曹友聞和余玠面面相覷,眼神都是一亮。

  這或許真是一個整頓邊軍的好辦法。

  崔與之緊了一下棉袍,往船艙走去。

  “兩位將軍,這里風大,咱們回船艙說話。關于邊軍將領,老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國事重大,不可摻雜私念,他在金陵講武堂已經上稟了新皇。至于余玠和曹友聞這些新貴們如何披荊斬棘,那就不是他所考慮的事了。

  他這個四川制置使,可是有一大堆事等著他去辦!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