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84章 滿江紅
  朝陽之下,冷風蕭瑟,蒙古大陣前,托雷等一眾麾下將領坐在馬上,向著興元府城頭方向看去。

  初冬時分,漢中平原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天氣冷爽,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對于蒙古大軍的將領們而言,漢中不如草原上寒冷,但天地蕭殺,也是征戰沙場的好時節。

  興元府北城城墻上,駐守的宋軍頂盔披甲,持槍肅立,個個黝黑健壯,人人紋絲不動、肅然無聲。城頭旌旗飛揚,戰棚工事齊全,一門門火炮炮口幽幽,正對著城墻外。

  “宋人的城墻,好像比鳳翔府的還要堅固。”

  看了片刻,劉黑馬首先開口。

  攻破金朝西北重鎮鳳翔府,是他麾下的漢軍用拋石機砸開。面前的興元府城其實和鳳翔府差不多,只不過宋軍精銳,下意識讓他覺得城池高大,易守難攻。

  自興慶元年以來,宋軍整飭西北邊防,利州兩路的城池都修葺過,加大加高,城池雖然不多,但都是一等一的大城堅城,足夠數萬大軍駐守,足夠數十萬軍民入住。

  “這些宋軍,鎧甲可是比金人威風多了,看起來也要威猛許多。這不會是宋皇的御林軍吧?”

  塔不己爾仔細看著宋軍的裝備,羨慕地口水直流。

  這些鎧甲一看就是質量上佳,如果能搶過來,可以裝備不少軍中將士。

  宋人花花江山,富裕的讓人想入非非。

  劉黑馬久經沙場,攻城經驗豐富,他仔細觀察片刻,指著城頭上的火炮,給托雷仔細介紹起來。

  “元帥,垛墻每八尺有一口,口長二尺,一垛一口共一丈。加上城樓、馬面等,興元府北城墻共有大約百余個垛口,宋軍應該會布置一百門大小火炮。”

  托雷點了點頭,目光盯向北城門樓一帶,似乎有反光出現。

  “拿千里鏡來!”

  托雷舉起千里鏡,向著反光的方向看去,興元府北城頭上,一個二十五六的年輕儒士,似乎正在打量著自己一行。

  托雷心頭一驚,聚精會神向城頭打量。

  興元府北城城門樓前,一名年輕的儒士憑墻而望,周圍頂盔披甲的宋軍將領,寬袍大袖的大宋文官環繞,如眾星捧月一般。

  托雷仔細看去,年輕儒士國字臉,黑色幞頭,白色長衫,身材筆直,不怒自威,伊然城頭眾人之首。

  “宋王!”

  托雷大吃一驚,不用問,這是那位傳說中的大宋皇帝了。

  這個家伙,怎么如此年輕?

  “宋皇!果然是......”

  一旁觀看的劉黑馬也發覺了趙竑,輕聲驚叫了起來。

  正如宋軍俘虜所說,宋皇果然就在興元府城中。

  他手中的千里鏡和托雷的一樣,都是丁亥年從宋軍手中繳獲所得。由于原理簡單,材料易得,很快在蒙軍中推廣開來,深得將領們的喜愛。

  “殺了宋皇,我蒙古國所有的麻煩都沒了!”

  闊端猛地放下千里鏡,向著周圍的將領,惡狠狠喊道:

  “快!把拋石機拉出來,給我把他砸下來!”

  闊端的話,讓馬旁的一眾蒙軍將領都是驚詫。

  這是要立即攻城了嗎?

  “闊端,別急,用不了多久!”

  劉黑馬勸慰著暴躁的闊端。

  打仗又不是兒戲,闊端恐怕也只是心急了些。

  “城高池深,宋皇坐鎮,還有火器,恐怕不太容易攻打啊!”

  塔不己爾輕輕的一句嘆息,似乎想起了幾年前的西夏靈州之戰。

  托雷的臉色,立刻黑了下來。

  “給我住嘴!再敢胡言亂語,小心軍法伺候!”

  托雷面色不善,塔不己爾立刻識趣地閉上了嘴巴。

  蒙軍將領一起向城頭觀望,劉黑馬察言觀色,在一旁建議道:

  “元帥,我軍長于野戰,攻城是不得已之事。要不然還是圍點打援。先把護城河的水放掉,讓那些金人宋人百姓來填壕。到時候筑起土壘,用回回炮攻城,宋軍的火炮就難以用上。”

  回回炮是吸取了與宋軍大戰時射距太近的教訓,由窩闊臺親自下令,征調西域工匠造出來的新拋石機。回回炮威力巨大,可發射百斤的巨石,射程達200步以上。雖然比不上宋蒙襄陽大戰時發射150斤巨石,射程達300步的“重型回回炮”,但這已經是戰爭的利器了。

  固若金湯的鳳翔府城墻,就是被這種回回炮砸塌的。

  “劉黑馬,這次就看你們漢軍的了!塔不己爾所部也歸你調遣!”

  托雷看了看遠處城墻上的趙竑,目光冷厲。

  “闊端,你帶本部騎兵向西,接應速不臺部,讓他速速東進,一起攻打興元府城!”

  速不臺部有一萬漢軍,攻城需要他們,早知道就不用分兵了。

  傳完軍令,托雷調轉馬頭,眾將紛紛跟上。

  劉黑馬暗暗搖頭。本想圍點打援,現在看來,恐怕是要強攻了。

  托雷等人觀看興元府城頭的同時,趙竑等人也在向城外觀看。

  蒙軍大營旌旗飛舞,蒙古大軍彌漫原野,無邊無際,城頭的宋軍將領都是面色凝重。

  “陛下,韃靼三萬騎兵,一萬步兵,共計四萬大軍!看來韃靼大軍分兵,另外一部去了利州西路!”

  趙溍估摸著說道,眉頭緊縮。

  “陛下,看樣子,韃靼大軍是要攻城了。”

  孟珙看著蒙軍大營人來馬往,正在制作各種攻城器械,一眼就看出來了端倪。

  蒙古大軍之所以能摧城拔寨,和軍中這些能工巧匠密不可分。

  “那些韃靼將領,你們都認識嗎?”

  趙竑的目光,停留在了托雷等蒙軍將領身上。

  “陛下,速不臺已經年近花甲,韃靼主將應該不是速不臺。我軍和韃靼大軍交手的機會不多,大多數都不認識。不過,以這些韃靼將領身上鎧甲的樣式、年紀、以及發髻,中間那個金甲的中年韃靼將領,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托雷了。”

  趙溍在利州西路和蒙古大軍交過手,大概知道蒙軍將領的打扮和身份。

  “托雷!”

  趙竑一驚,舉起千里鏡觀望,穩居中間位置的蒙軍將領,果然氣勢逼人,非同一般。

  托雷看起來霸氣側漏,但面相兇惡,和影視劇里英俊瀟灑的托雷似乎不太一樣!

  郭靖在哪里?趕緊給朕刺殺了此賊!

  “速不臺去了利州西路,四萬大軍的主帥,除了托雷,不可能是其他人!”

  趙竑放下千里鏡,嘴里冷冷一句。

  “傳令下去,誰要是能殺了托雷,秩同一路邊軍主帥,賞錢10萬貫!”

  “陛下,臣等一定竭盡全力,斬殺此賊!”

  孟珙首先站了出來,抱拳請令。

  “陛下,臣等必斬殺此賊,為陛下分憂!”

  趙溍等將領一起抱拳請令。

  “朕只是說說。戰爭的目的,不在乎斬殺某位將領,而在于大規模地殺傷對方。諸位共同努力吧。”

  “謹遵陛下教誨!”

  眾人一起行禮,都是心服口服。

  講武堂的教誨,自然是毋庸置疑。

  “陛下,韃靼大軍借道,他們會攻打興元府城嗎?”

  陳隆之傻傻問了出來。

  “朕就在城中,他們怎么不會攻城!”

  趙竑微微一笑,面對趙溍。

  “趙溍,守城就交給你和孟珙了。遇事多商量,保重!”

  托雷等人肯定看到了自己,要不然也不會大軍圍城。看來,一場攻守大戰不可避免。

  “陛下,只要你不在城墻上,這仗就好打多了。”

  趙溍低頭哈腰,滿臉賠笑說道。

  皇帝在城墻上,固然可以鼓舞士氣,但要是出個好歹,即使殺傷再多的蒙軍,也沒有任何意義。

  “陛下,你就放心坐鎮興元府衙門,韃靼大軍要是破城,你割了我二人的腦袋!”

  孟珙直接要給自己立軍令狀。

  皇帝在這,純粹是累贅,還怎么打仗?

  “我去!怎么我還成了擋路的!”

  趙竑不滿地啰嗦了一句,向著城頭上所有的將士大聲喊了起來。

  “我大宋的好男兒們,興元府城,就交給你們了!大宋不會忘了你們,朕也不會負了你們!”

  趙竑喊完,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

  這些無畏的年輕人,恐怕又要流血犧牲了。

  “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溍一馬當先,揮拳吶喊了起來。

  “萬歲!萬歲!萬萬歲!”

  孟珙、陳隆之等人不約而同,一起喊了起來。

  趙竑沒有從身后的馬道下城,而是繞著城墻而行,向著將士們頻頻揮手,有時拍拍將士們的肩膀,笑容親切。

  城墻上“萬歲”聲震天動地,此起彼伏,趙竑所到之處,將士們揮舞刀槍,面紅耳赤,喊的聲嘶力竭。

  孟珙和陳隆之面面相覷,都是莞爾一笑。

  皇帝親民,也愛兵如子,這一番“巡回演出”,軍心可用,更利于守城和殺敵。

  趙竑輕輕壓手,宋軍將士喊聲稍歇,趙竑面色凝重,大聲唱了起來,卻是那一首千古流傳的《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蒙古大軍想要攻破興元府城,除非他們的鮮血,讓興元府城后的漢水滿江紅透。

  趙竑唱著,先是身旁的將領們和唱,跟著城頭上所有的宋軍將士一起唱了起來。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歌聲嘹亮,慷慨激昂,趙竑終于下了城頭,趙溍面色平靜,傳下了軍令。

  “傳令下去,全軍準備作戰!”

  皇帝這一番騷操作,守城的將士們士氣大振,動員都不需要了。

  趙溍看了看孟珙,遲疑了一下,這才問道:

  “孟將軍,城頭的火炮,都由你來指揮。你看如何?”

  孟珙是皇帝的愛將,要不然皇帝也不會帶他來漢中。而且孟珙是京湖邊軍戎帥,官職要比他高出許多。給孟珙面子,也就是給皇帝面子。

  “謝將軍,下官遵命!”

  孟珙抱拳,鄭重領令。

  無論如何,終于趕上了這一場國戰。

  城頭上宋軍的歌聲嘹亮,打馬回營的托雷等人,都是驚訝地轉過頭來。

  “裝神弄鬼,就愛搞這些沒用的花玩意!”

  闊端看著興元府城頭,狠狠罵出一句。

  “這些家伙不簡單,攻城恐怕不太容易!”

  劉黑馬心情沉重,感慨一句。

  “不用理他們。等攻下了這破城,殺得他們血流成河,看他們還是不是這么囂張!”

  托雷冷冷一聲,轉過頭去,打馬進了大營。

  這樣的大戰,他不知經歷過多少次,早已經司空見慣,不以為奇。

  不過,宋軍歌聲豪邁,他雖然聽不懂,但也感覺得到,要想攻下眾志成城的興元府城,恐怕要費些功夫。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